泌尿系統疾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機體通過尿的形成和排出,清除體內新陳代謝產物,維護內微環境恒定。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和運動、飲食習慣等變化,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其常見原因為體內或腎內代謝紊亂,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特發性尿鈣癥引起尿鈣增高、痛風的尿酸排泄增加、腎小管酸中毒時磷酸鹽大量增加等,或泌尿系統的細菌感染,特別是能分解尿素的細菌和變形桿菌可將尿素分解為游離氨使尿液堿化,促使磷酸鹽、碳酸鹽以菌團或膿塊為核心而形成結石。
腎與輸尿管結石的典型表現為腎絞痛與血尿;膀胱結石主要表現是排尿困難和排尿疼痛。結石所致梗阻可以誘發感染,而感染亦可加重梗阻成為結石形成的原因。故臨床治療該類病癥時在選用敏感抗生素的同時根據中醫辨證服用通淋排石之品并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術以達碎石排石、利尿抗炎之功。
石淋相當于現代醫學中的尿系結石。在《諸病源候論》中指出:“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敝嗅t認為,石淋以腎虛為主,濕熱瘀滯為標,其發病機制為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司,日久使有形之物聚結為砂石,阻于尿路,阻礙氣血正常運行,氣滯血瘀,不通則痛。主要病變部位在腎與膀胱,但與脾和肝也有關系。脾主運化水濕,脾失健運,水聚熱灼結為砂石,正如《醫宗必讀》所言“石淋者,有如沙石,膀胱蓄熱而成,正如湯瓶久在火中,底結白堿也”。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腎與膀胱的氣化以及脾的運化均會受到影響,亦引起水液運行障礙。故祖國醫學主張以通淋排石為基本法則,正如《醫宗必讀》所倡言:“石淋,清其積熱,滌出砂石,則水道自利?!痹诖嘶A上,根據病癥合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調和臟腑,從而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結石通是廣西梧州市中藥廠根據民間驗方研制而成,茶劑亦是一種古老的中藥劑型,開水沖泡即飲。處方以廣金錢草為君藥,清熱祛濕、利尿通淋,臣藥以石韋、白茅根、金沙藤入藥,玉米須、車前草、雞骨草為佐藥;茯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利尿消炎,通淋鎮痛,止血化石等作用,能使泌尿系統濕熱祛、結石排、炎癥消、疼痛除、出血止,迅速恢復泌尿系統的正常生理。
藥理作用:
君藥廣金錢草有利膽排石、利尿排石之效,可引起輸尿管上段腔內壓力增高,輸尿管蠕動增強,尿量增加,對輸尿管結石有擠壓和沖擊作用,其醇不容物中的多糖成份可抑制尿路結石主要成份一水草酸鈣的生長;同時對于組胺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巴豆所致小鼠耳部炎癥等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抗炎作用較強。白茅根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玉米須亦能增加血中凝血酶原的含量,兩者均有較為顯著的止血作用。大量應用利水滲濕藥,改善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癥狀,加強通淋排石之效。對于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較為顯著的抑制作用。
《結石通膠囊藥理作用實驗研究》(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2.09.20)中以排石顆粒作陽性對照組,結果表明結石通可明顯抑制大鼠實驗性草酰胺尿路結石的形成和因異物而致動物膀胱結石的生長,顯示結石通具有明顯的利尿、排石、鎮痛、抗炎、止血等作用。其急性及長期毒性試驗亦顯示無明顯毒副作用,血尿檢查、肝腎功能等各項生理指標均無異常,臨床用藥安全。
處方資料:
【成份】廣金錢草、玉米須、雞骨草、茯苓、石韋、白茅根、車前草、金沙藤
【功能主治】利尿消炎,通淋鎮痛,止血化石。用于泌尿系感染,膀胱炎,腎炎水腫,尿路結石,血尿,淋漓渾濁,尿管灼痛
【包裝規格】每袋裝10g(相當于總藥材50g),4袋/盒
【用法用量】煎服或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1次;重癥者一日2次。
【禁忌】孕婦禁用
【有效期】18個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5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