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里面講膽是六腑之一,屬奇恒之腑。寄于肝,臟腑相聯,經絡相通,構成表里。肝分泌膽汁,膽囊內儲存膽汁。
膽囊在人體中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不僅有儲存、濃縮、排泄(收縮)功能;還有調節肝內外膽道壓力的重要作用;還有重要的分泌和免疫作用。

肝與膽互為表里,兩者共同合作將膽汁疏泄到腸道,輔助脾胃消化食物。
膽囊常見疾病
一、急性膽囊炎
是指膽囊管阻塞后膽汁或胰液等化學刺激和細菌、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膽囊的急性炎癥,好發于中年、肥胖者,女性比男性多2-3倍。
臨床表現:
1.右上腹撐脹疼痛,體位改變和呼吸時疼痛加劇。
2.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
3.高熱,寒顫,并可有惡心,嘔吐。
二、慢性膽囊炎
是由于長期的慢性炎癥及反復的急性發作,使膽囊纖維化萎縮或增生肥厚、囊腔縮小、功能喪失,70%是由膽囊結石引起,少數為慢性非膽石性膽囊炎如膽囊運動障礙、感染、胰液反流等所致,可由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遷延而來。
也可慢性起病,在老年人中,多無臨床癥狀,稱為無癥狀性膽囊炎。
臨床表現:
1.消化不良,上腹不適或鈍疼.
2.可有惡心,腹脹及噯氣,進食油膩食物后加劇。
三、膽結石
是指膽囊和(或)膽管產生結石的一種疾病,按照部位膽結石可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及肝內膽管結石。
膽囊炎常促進膽石形成,膽結石常并發膽囊炎,兩者互為因果,常同時存在。
臨床表現:
1.膽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疼痛。
2.大汗淋漓,面色蒼白,惡心,嘔吐。
3.甚至出現黃疸和高熱。
4.但也有癥狀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稱“無痛性膽石”。
膽囊疾病中醫理論及治療

本病屬中醫學的“結胸”、“膽脹”、“脅痛”、”肝氣痛“等范疇。本病多由肝郁氣滯,濕熱內蘊,氣血瘀阻所致。如果情志失調,則肝氣郁結,或者酒食不節,勞傷過度等, 會損傷脾胃,以致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郁而化熱,濕熱內蒸,導致膽汁流通不暢,而發生疼痛、黃疸等 。
膽囊疾病中醫強調綜合治療,一般治療原則為:清熱利膽、祛淤散結 、行氣止痛、化瘀排石、扶正固本等。
永培/膽石通利膠囊:清熱利膽,化瘀排石、理氣鎮痛。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是專業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膽囊息肉等膽道疾病的首選中成藥。
1. 產品優勢


膽石癥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
3、臨床適用人群:
? (1) 對于<10mm的結石可選擇膽石通利膠囊治療,必要時可配具有溶石作用的西藥控制癥狀,如鵝去氧膽酸等。
? (2)對于已經手術取石的患者,為避免結石再發可通過膽石通利膠囊,改善患者內環境和體質,預防結石再發生。
?(3)對于部分膽石癥,年紀較大,或不愿意手術者,可以通過膽石通利膠囊控制膽石癥的發作,與膽結石和平共處。
?(4)膽囊炎病因、病癥與膽石癥較多相似之處,可使用膽石通利膠囊治療(70%膽石癥患者伴有膽囊炎)。
4、臨床聯合用藥
4.臨床聯合用
5.產品說明書
5、產品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膽石通利膠囊
漢語拼音:Danshi Tongli jiaonang
【成 份】金錢草、茵陳、郁金、陳皮、黃芩、乳香、硝石、白礬、大黃、三棱、梔子、甘草、沒藥。
【性 狀】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黃棕色至深棕色的顆粒及粉末;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利膽,化瘀排石。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
【規 格】每粒裝0.4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半個月一療程。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貯 藏】密封。
【包 裝】鋁塑包裝,4×10粒/板/盒。
【有 效 期】18個月
【執行標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WS-10324(ZD-0324)-2002-2012Z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217015